miflash【阅读专题】张联荣:提倡品读-木铎语文

【阅读专题】张联荣:提倡品读-木铎语文

作者简介
张联荣
张联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观点摘要
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是一个热点话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调整阅读方式,即把阅读的节奏慢慢放下来,读得细一点,深一点,也就是提倡品读。品读的前提是选择佳作美文,对一部作品的评断,一是质,二是文,也就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品出文章的味,感受文章的美,一要慢,二要细,三要深查建英。品读时尤其需要留意寻找诗眼、文眼,也就是寻找一首诗、一篇文章中最精练传神而又最能表达诗文主旨的一个字、几个字或诗句、文句。
提 倡 品 读
文丨张联荣

阅读是一个大题目。在目前阅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是一个热点话题。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开出很多种方子,笔者认为,调整阅读方式应是其中值得思考的一种。如何调整阅读方式?在当下这个一切都讲究快的时代,尤其需要把阅读的节奏放慢下来,读得细一点,深一点,也就是提倡品读。把一杯醇酒,执一瓯香茶,要慢慢地品;一篇美文,一部佳作,就更需要品。唯有品出作品中的滋味,感受作品的魅力,从中获得美感,才能有效激发阅读的兴趣,并使之成为阅读的内在动力。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一文中说: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
这样的话可以服之终身。
品读的前提是选择佳作美文。对一部作品的评断,一是质,二是文。《文心雕龙·情采》说“文附质”“质待文”。质是思想情感,文是修辞表达,文不离质,质不离文刘南昌,二者结合的最佳状态就是刘勰说的“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用我们的今天的话说,就是文质兼美。历览中国古代的一些名篇佳作,其思想之深邃、境界之崇高足以辉耀千古;其情味之隽永、用语之雅洁,时至今日仍令人击节叹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他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评价元人杂剧说:
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伍伯兰盖古所未有纳黎萱,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
王国维对文学作品的评断,既讲质,又讲文,为我们品鉴作品提供了范例。这里暂不谈质的一面,就修辞表达而言,大家之作如精金美玉,语言文字的运用各具神妙,此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但第一标准应该是“辞达”。“辞达”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后借用来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苏轼在《答王庠书》中说:
“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他在《答谢民师书》中又说:
孔子曰:“言之不文石兰花,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谓之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苏轼对“辞达”的解释是心得之言tovpn。“辞达”的前提在于精确把握所写事物的特征,即所谓“了然于心”。然而这又是一件极困难的事,如同“系风捕影”,这就要有“所见者真总裁太冷血,所知者深”的功夫。这是第一步。由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诉诸笔端,其文字的表达则须精准到位,即所谓“了然于口与手”,这就要有“模写物态,曲尽其妙”的功夫。这是第二步。第三,“了然于口与手”的“了然”,就是“不可以有加”,即语言的表达恰到好处,“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如果说“辞达”是评判的第一标准, 那么“本色”就是另一个重要标准。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
古乐府中至语,本只是常语,一经道出,便成独得。词得此意,则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
这是对“本色”极为精辟的解释。下笔成文,要下一番加工修饰的大功夫,这是“极炼”,是“人籁”。“极炼”的最高境界不是“雕缋满眼”,而是不着雕琢的痕迹,即所谓“不炼”。其美质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即所谓“本色”。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有对“本色”“天籁”更具体的描述: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圣龙的共妻,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苏轼在《文说》中对自己的文章有如下评论: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苏文是“本色”文章的典范。

品出文章的味,感受文章的美,一要慢,二要细,三要深。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题渊明饮酒诗后》一文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宋晁补之《鸡肋集·题陶渊明诗后》一文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
他们讨论的是“见”字和“望”字之别。“望”有意,“见”无意。无意是不存主观的企图心,没有刻意的追求。唯其不存主观的企图心,才能臻于自我与自然合一的纯自然状态。由此再来看“悠然”这个词,有的书解释为悠闲。结合晁补之话,解释为不经意就更为切当狗洞打一字。《人间词话》在讨论“无我之境”的时候就曾举这两句诗为例。什么是“无我之境”?王国维解释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说法与苏轼“境与意会”的解释同出一辙。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清人许增说“‘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残夫惹娇妻。叶圣陶先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miflash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这样的鉴赏文字,才谈得上细,谈得上深。其中的一句尤值得注意:“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这是说构图的线条极为简单:干干净净的一个底子,就四样景物。
有人说,王维的这首诗像是极简的几何图形,境界全在于它的构图:大漠平阔无际,其中有孤烟一缕升起,长河横贯天际,其上是一轮又圆又红的落日。唯有纵目千里,才能描绘出如此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无怪乎王国维说是“千古壮语”。
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沈祖棻先生对诗的第一句解说道(《唐人七绝诗浅释》):
起句从妻子来信说起,信中当然还说了许多其他的事,但重点却在于“问归期”。这就突出了妻子对于丈夫的怀念……而现在要告诉她的,当然也有许多其他的事,但重点却在于“归期未有期”。诗人这时正离开了桂林郑亚的幕府,滞留东川,一时没有适当工作,如何能够就回去呢?所以这“未有期”三个字,包含了许多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在内,然而写得很平淡。这当然是为了减轻妻子精神上的负担。
这段话原情度理,交代了诗人以往的遭遇和当时的处境,把诗人内心的心酸与无奈分析得入情入理。第一句“写得很平淡”,只用淡淡的五个字就把说不出的“抑郁难堪之情”包含在内了,所以说是好诗。
古人论诗文有诗眼、文眼之说漾组词,是指一首诗、一篇文章中最精练传神而又最能表达诗文主旨的一个字、几个字或诗句、文句,这是品读时尤其需要留意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有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文章对西湖雪景写得十分精细,量词的运用更见其苦心(“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但如果止于对景物描写的欣赏,还是浅了一点。文章最后舟子的话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依笔者看来,这就是文眼。可以说,全篇对雪景描写的分量最后就落在这一个“痴”字上。没有这个“痴”,就没有在大雪三日之后,“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情致,也就没有对西湖雪景的赏咏。这是一种痴情,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孤高的“痴”。
中学语文教材还选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有一句对月夜景色的描写已成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如果止于对这一句的欣赏,也还是浅了一点。文章的结尾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读这样的结尾,特别要关注句中的“但”和“闲人”两个词。什么是“闲人”繁花落定?其时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有其名但“不得签书公事”,自称为“闲人”是一种自嘲。可如果把“闲人”仅看作闲居无事之人,这是表层的理解。这里的“闲”,既是身闲,更是心闲。心闲的意思就是看淡看透这一切,全无负累之感。他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写道:“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诡店,将何适而非快?”这“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就是心闲,由此可窥见作者的放达自适。回头再看“但”字。夜夜都有月,处处都有竹柏,只是少了我们这两个闲人,这说的是一种遗憾。少了我们这两个闲人怎么就是遗憾?因为唯有心无尘念的闲人才配赏这样的月夜美景,有月夜美景而无这样的闲人游赏就称不上圆满,所以是一种遗憾。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出纯正的趣味靠的就是品读。几年前,我坐在西湖郭庄的曲廊下,眼前一池碧水,四围是错落有致的亭阁,一位当地的大姐对我说:“西湖这个地方,要慢慢地品。”这句话至今难忘。是啊,凡好的东西都要慢慢地品。
本文选自任翔主编的《教师阅读与基础教育》,山东济南出版社,2018年版。

主编 | 任翔
副主编 | 朱孔宝 曹巍





教师阅读与基础教育
责编:李英华
美编:王红梅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