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自驾探秘古桥古城古文化 发现你不曾了解的中国 跨越京冀山陕-爱极客

孔垂燊自驾探秘古桥古城古文化 发现你不曾了解的中国 跨越京冀山陕-爱极客

孔垂燊
有趣有用有态度
就等你来关注
喜欢游玩的一定要认真看
不过文章略长、图片略多,流量党慎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所孕育的文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从儒、墨、法、道构筑的哲学思想,到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所传达的饮食文化。即使在你不曾留意的领域,也贯穿着中国古人的智慧。这些天,小编(@李治钦-)跟随寰行中国2017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队伍,从首都北京到古都西安,以古代桥梁为线索,探寻魅力深厚的中国文化。
Day 1
第一天我们来到位于北京卢沟桥景区,卢沟桥位于西五环南路和京港澳高速交汇处附近(小图)。景区主要分为卢沟桥(大图东边永定河上)和宛平城两个部分,门票价格为20元。
卢沟桥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就发生在这里,作为当时的战场,卢沟桥成为了整个战争的一个符号。另外卢沟桥还因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而闻名,卢沟晓月是指古时每当黎明时分,月亮西沉时,月色会倒映在永定河清冽的水中,明媚皎洁。桥的东岸留有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卢沟晓月”的石碑,见证这座桥与永定河曾经交相辉映的秀美。只不过时过境迁,卢沟桥下的永定河却已经断流。
卢沟桥之所以享有盛名,除了它的历史意义以外,更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工程和建筑艺术的瑰宝。卢沟桥整体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中间大而两边小。整体长度为266.5米,而宽度为9.3米。自金代修建以来,这座桥经历了风霜雨雪及洪水的侵蚀,也承受了熙熙攘攘的行人和马车的碾压。尽管经历了八百余年的时光,这座桥却仍保持着金代初建时的原貌,展现了古人高超的造桥技艺。(桥东向南走百米左右的河滩是拍摄整个卢沟桥的好位置 具体可参见下图)
当然,这期间卢沟桥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修补,特别是建国后甚至铺上了沥青,建成了柏油满路,但整个桥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现如今卢沟桥的南面修建了卢沟新桥,卢沟桥的桥面也已经恢复成原来的石板路面。看看这保留下来的桥面,这么大的石板,没有重型机械,古人究竟是如何搬运和施工的呢?如今凹凸不平的桥面,是不是因为商贾的马车严重超载了呢?
重头戏来了,来到卢沟桥上,最吸引你肯定是桥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
整个桥上没有任何两个石狮子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年代的石狮子甚至连风格都完全不同,走过这两百多米的卢沟桥,这些石狮子有的高冷,有的呆萌,就好像是世间百态,倒映着我们的生活。
老北京有一句谚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虽然每一根望柱上都仅有一个大狮子,但很多“狮丁兴旺”的大狮子身旁还有无数的小狮子。(往狮子脸上写字的那位,网友会替我骂你的)
1961年考古人员勘察,卢沟桥一共有485只石狮子,但到了83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498只,现在更是攀升到了502只,我估计现在谁也不敢保证桥上到底有多少石狮子,难道是母狮子又生小狮子了?拜托体谅一下考古人员吧~他们的数学老师不要面子的么?
卢沟桥的尽头,就是当年29军的驻地:宛平城。民国时期,宛平县属于河北省。但它和普通的县城又有不同,它没有那么多的大街小巷,整个城池只有东西两个门,一条大街贯穿其中,把宛平城分成了南北两边。
虽然城池不大,但是宛平城的城墙却厚实坚固,东西两个门都修筑有城楼和瓮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宛平城更多的意义是拱卫京师,它就像一个堡垒一般,稳稳的守卫着北京西南大门。(下图为瓮城内部)
简单参观完宛平城(其实宛平城真的没有太多可逛的)解决了午餐之后,原路横穿宛平城,再从东向西经过卢沟桥···腿回卢沟桥西门外~此时北京毒辣的太阳已经让我浑身是汗了!夏天来玩记得涂好防晒~东京都那么热了,北京能不热么?赶紧上车吹空调了!
下午从北京一路沿京港澳高速南下,4点半左右抵达280公里外的石家庄某某酒店~~~晚餐酒店自助解决。吐槽一下,这个号称石家庄最好的酒店,可能真的是有点老了,虽然楼层挺高,大堂金碧辉煌,但是这个设施真的不怎么样。进房间顶灯是坏的,工作人员差不多一小时之后才来修。WIFI更坑,使用24小时收费60元···无FxxK说。(可能高端客户不在乎= =)当然也有优点,自主晚餐种类丰富,无论你来自南方还是北方,喜欢中餐还是海鲜都能得到满足~团购的话,价格仅169元。
Day 2
前一天晚上拼命赶稿之后,今早又是7点钟爬起来,开始紧张忙碌的第二天行程。
上午的目的地是58公里的赵县,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坐落着一座闻名海内外的石拱桥。
听到赵县的名字,你八成已经猜到了~没错,我们的第二站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介绍过的,有天下第一桥美称的赵州桥。
赵州桥本名安济桥,由隋朝匠人李春设计建造,以1400年的悠久历史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在千年的桥面上行走,桥面宽阔平整。
大桥两侧的护栏上雕刻有兽面图案,凶神恶煞,就好像是无形中催你加速行进!毕竟是古时官道的重要桥梁,行人停的太久可能真的会堵车哦。
作为目前全世界先存最早,并且保存最完好的的大石桥。赵州桥看似简答的桥拱也隐藏着玄机,它的主桥拱长和高的比例接近1:5的比例,如果比例更小,那么我们或许就看不到它“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的清新雅丽。如果比例更大,那赵州桥从物理角度上,根本就建不起来。(谁能从物理上解释下= =)
桥两侧的敞肩拱能够在洪水来临时,提升大桥的泄洪能力,设计完善,令人惊叹。同样的,它的坦拱(主桥拱)和敞肩拱也是全球首创。注意看桥拱石板与石板之间的铁块,那可不是现代铸造的,古时人们就是通过这些铁器对建筑进行加固,这也是他们精湛技艺的展现。
领略了“天下第一桥”赵州桥的雅致秀丽,我们再次踏上行程,前往三百多公里外的山西省平遥县平遥古城。
前往平遥古城的高速路,需要穿过巍峨的太行山脉。这段高速公路(和汾高速)限速80公里,其中甚至还有超过10公里长的隧道,如果你也想走这条线路,可千万记得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抵达平遥古城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在古城门口停车,换乘摆渡车前往酒店。收拾停当,吃过晚饭之后已是深夜。一天奔波,疲惫不堪,明天再见。
对了~奉上一路上看到最美的姑娘····的照片,明天的故事,我们明天再谈。
Day 3
平遥是一座有用两千八百年历史的小城,别看它只是一座小县城,却保存有现金中国最完整的古城墙,三千多处明清时期的院落。经历战争洗礼,政权更迭,能完好如斯本来就是一个奇迹。
在我看来,平遥古城有两个最值得观赏的点,第一个当然就是古城中的明清古建。中国的古建筑独树一帜,创造性的榫卯结构,让木质的高层简直亦能不动如山。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更是如诗篇一般豪迈飘逸。
另一个值得你深入探索的,是隐藏其中的中国古代金融文化。明清时期,晋商显赫,富商大贾,皆出于山西。平遥虽小,却诞生了中国最早的“银行”:日昇昌记。
日昇昌记是中国最早的票号,而票号在英语中,被翻译为“SHANXI BANK”也就是“山西银行”
作为通兑凭证的银票需要极佳的防伪技术,我们现在常见的水印防伪技术,在当时的银票上就已经开始使用,而从日昇昌记创立到衰败,期间并未发生任何伪造银票成功盗取银两的事件。
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日昇昌老宅的房顶上布置了一层的线网,上面挂满了铃铛,当有盗贼入室,铃铛就会摇晃作响。当地的馆长告诉我们,“110”的谐音不正是“摇摇铃”么?现在,院落的深处仍有当地的老艺人传承者银票的书写技艺,尽管晋商的辉煌已成过去,但它所留下的灿烂文化,却任然传承在淳朴的山西人民身上。
离开平遥,我们驱车前往55公里外的“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无论是日昇昌记还是王家大院,过去山西的繁荣,通过资本的流通,连接着千家万户,而这正是桥文化的延伸和扩展。
作为静升王氏的宅邸,王家大院经明清两朝,300多年时间修建而成,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内虽然院落无数,但却都布置的井然有序。主观来讲,我能看到它最明显的格局就是前堂后寝。每一个院落最外层的,是和外界交往的开放空间,而再往内走,则是家人起居的私密空间。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卑贵贱有等级,王家的孩子们居住在一层,而女眷居住在二层。平常自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仆从奴婢也有单独的通道和休息场所。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严整。
在王家大院里,你不会觉得有多么福利堂皇,但是于细节之中,却总能发现那些自然质朴、清新典雅的美。贯穿整个大院里的砖雕、木雕、石雕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雕刻的题材丰富,技法更是无比娴熟。
大院内的楹联和匾额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比如“映奎”是期盼子孙科考顺利,“观我”是警示他们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还有一个“学吃亏”的匾额,可见王家之家教。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到道光年间,王家逐渐衰败,大院之内也再没有了往日的热络于温情。
离开王家大院,驾车110公里,延京昆高速前往临汾,当晚入住某号称临汾最有名的五星级酒店,菜品单一、设施老旧、服务态度差、网络速度慢,可以说是非常差劲了。
Day 4
一早起来又是马不停蹄的前往吉县壶口镇的壶口瀑布,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又是多山路段,开车要两个小时多。
见识过了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的人文景观,更不能错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了壶口,河道猛然收紧,大地突然下陷,山谷形似壶嘴,波涛汹涌的河水就在此处聚集迸溅,倾斜而下。
如果你在现场看壶口瀑布,看它的流水湍急,看它的氤氲水雾,看它的波澜壮阔,你才能真正明白,为何这个黄色的瀑布能闻名于世。当飞溅的水滴打在你的脸上,当你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流水,你会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的兴奋。
PS:当我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我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拍照发给朋友,然而那个吃货的反应时:哇!好像一锅煮沸的肉汤啊!!!果然,吃货的脑洞就是可以把一切和食物联系到一起!
当地的音乐是锣鼓,当地的交通工具是毛驴,当地的人民带着淳朴的笑,他们不辞辛劳,傍河而居,一直守护着这条养育着他们的河流。
见识了壶口的壮丽,我们前往约200公里外的山西省运城市,哪里离小编的家乡大概距离是60公里,所以你能猜到小编的家乡是哪里么?
Day 5
很多人知道世上有死海,却不知中国也有一个盐池。盐池是山西最大的湖泊,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古时人们依靠古老的制盐工艺,从这里把“盐”运向全国各地,运城:“盐运之城”恰恰是因此而得名。今天的第一站,就是供奉盐池池神的“池神庙”
池神庙门前的立柱上写着:过必下 乾隆皇帝来到池神庙,也同样是再此下轿,由此步行入庙。作为我国唯一的一个池神庙,历代帝王都对它极为重视,重檐九脊十兽歇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第二等级的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
鼎盛时期,这里产的盐达到当时全国GDP的八分之一,所以帝王如此重视也不足为奇,毕竟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也影响这国家的经济命脉。(下图为盐池)
盐池生产的盐如何送到千家万户之中?这当然是依靠古代的官道运输。但如果向西运输,如何跨过宽广湍急又变化无常的黄河呢?我们前往下一站:蒲津渡。
蒲津渡的位置,曾经坐落着中国古代最“牛”的浮桥,这座桥从唐开元十二年开始修建,至金末元初时毁于战火,存在时间长达500年。浮桥虽毁,但是固定浮桥的铁牛却存留了下来,见证了斗转星移,风雨沧桑。
这四尊铁牛就是唐开元年间铸造,每尊重达八万斤左右,连同牵牛的铁人、固定船只的铁柱、铁山、绞盘等物,耗费的生铁相当于当时全国年产铁量的80%
古人是如何铸造这么大的大铁牛呢?他们先用腊塑造好铁牛的造型,再用泥将“腊牛”完全包裹,加热后腊融化成液体流出,只留下一个泥胚,此时再讲铁水注入,最终打造出了八尊(河道两边各四尊)重达数十吨的铁牛。
这些铁牛造型古朴,器宇轩昂。它们见证了历史上一场场的风云际会与波澜壮阔。至今它们依然静卧在原地,只是处于保护的原因,向上平移了12米。可黄河却早已改道,不再与它相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正出自于此。
结束了蒲津渡的游览,整个行程也就告一段落了。回顾整个旅程,愈发明白了桥对于古代中国的独特意义。它不仅仅是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更是工程、设计、艺术、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一座桥,让大河两岸宛若一体,让被分割的文化得以沟通。桥的存在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也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彩。今天中国的桥梁工程突飞猛进,无数座大桥在大江南北飞架而起,寻根溯源,几千年的历史里,我们的文化也同样和这些桥一样,时刻不停的积累。寰行中国桥,当然不止是看桥,卢沟桥、赵州桥、蒲津渡浮桥,乃至西湖断桥、广济桥、五亭桥等等,它们也早就不仅仅只是桥,而是历史留下的标点,文化留下的注脚。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