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黄羊养殖技术【闲读散记】秋瑾就义前后-海坛山人

【闲读散记】秋瑾就义前后-海坛山人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乍一看,我们十有八九会以为此诗肯定出自某位豪客壮士之手。其实不然,它是秋瑾当年留学日本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中所透出的那种豪迈气概,即使堂堂七尺须眉似也未必能与之媲美。难怪百多年来,人们一直还是更喜欢以鉴湖女侠称之。也正是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使秋瑾的英勇就义充满了视死如归的悲壮和震撼!今天是7月15日,110年前的今天,也即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闹市轩亭口从容就义。回顾秋瑾当年的慷慨与豪迈,孟照国即使时至今日,仍然不乏高度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凡有变革,总需要付出代价;为有先贤的牺牲,才有后来的文明和进步命运战士3。因此,我们今天缅怀先烈秋瑾,正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颜夕卡盟。

秋瑾坐姿照
通常的资料都认为,秋瑾生于光绪元年,亦即1875年。但《蔡和森传》一书的作者罗绍志经考证认为,秋瑾应生于1877年,本文采用此说。秋瑾的一生异常短暂,从出生到就义,统共也就那么三十个春秋。
1906年冬,秋瑾与徐锡麟等会党领袖在上海集会,为推翻满清政权,密议浙皖两地同时举义,徐锡麟负责皖事,秋瑾负责浙事。1907年正月,秋瑾回到家乡浙江山阴县,主持大通学堂体育专修科,并任学堂督办,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年7月初,秋瑾与徐锡麟密定于7月19日举事,消灭浙皖两地的清军,并拟定由金华会党王金发率先发难。但由于王金发手下一个叫聂李唐的人无意间泄露了秘密,同时,安庆方面徐锡麟派往上海购置军火的光复会员叶仰高又不幸被捕鹤北贴吧,严刑之下供出受徐锡麟指使。于是,两江总督端方电令安徽巡抚恩铭缉拿徐锡麟。徐锡麟闻讯,只得仓促起事,借恩铭参加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亲手刺杀恩铭,率数十名学生起事。很快起义遭镇压,徐锡麟被捕奇宝斋,遭受了剖腹挖心的酷刑,恩铭卫队士兵还将其心脏炒熟下酒,上演了近代史上最残忍的一幕。

徐锡麟
徐锡麟事败后,浙江巡抚张曾鰎获悉绍兴山阴大通学堂督办秋瑾乃徐同党,即急电绍兴府知府贵福,派山阴县令李钟岳查封大通学堂,缉拿秋瑾归案。进士出身的山阴县令李钟岳1907年2月才调职到任,对秋瑾等人之事也不是不知道,可能是出于某种同情的倾向性吧,故意“开只眼闭只眼”。现见情势紧急清蒸黄花鱼,便心生一计,尽量争取拖延时间,好使大通学堂师生能够尽早脱逃。

大通学堂
1907年7月13日下午,贵福传李钟岳进署,命其速率兵围剿大通学堂仙乐雄胶囊,否则以私通逆党罪论处神采奕奕造句。李钟岳无奈,只好遵命。当日下午4时许,在贵福的监视下,李钟岳被迫领兵,前往大通学堂捉拿革命党。逼近学堂时,贵福下令士兵开枪,秋瑾听到枪声,急忙组织学生突围,但清兵已包围学堂。清军涌入学堂大门内,秋瑾指挥师生开枪抵抗,以掩护同伴疏散临清人才网。激战中,秋瑾一手握左轮手枪一手持短剑,与众师生打死打伤清军数十人。由于力量悬殊,秋瑾、程毅等师生八人被捕。

贵福(辛亥革命后改名赵景祺)遗像及其送殡队伍
当晚,贵福命李钟岳在绍兴府审讯秋瑾等人。大堂上,秋瑾只承认家庭革命、婚姻革命,否认参与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爱恨无垠。第二天,贵福又令李钟岳率兵查抄秋瑾母家。因李钟岳同情秋瑾,只是走一个过场,没有令人搜查。狡诈的贵福想借他人之手杀掉秋瑾,再令李钟岳将秋瑾押回山阴县审讯。书香世家的李钟岳,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敬仰名流,同情革命,不忍对女侠秋瑾下毒手,稍加审问后便令文案将程毅等七人带到公堂审讯,自己则同女侠单独交谈,问及秋瑾的家庭、婚姻及留学日本等情况,并请秋瑾题字。秋瑾见李钟岳态度诚恳,便为其题写了那句著名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晚上,李钟岳赶赴绍兴府衙向贵福汇报审讯情况,贵福大怒,质问李钟岳既然秋瑾不招,为何不用大刑?李钟岳为秋瑾辩解,说秋瑾是读书女子,没有确凿证据,如何定其罪名?不便动用大刑逼供。贵福见一时无法与李钟岳理论,立即起身赶赴杭州,向巡抚张曾鰎谎报,称秋瑾已经承认密谋革命,骗得张处决秋瑾的手谕。贵福回到绍兴,向李钟岳出示巡抚手谕,命其立即处死秋瑾。李钟岳大惊,愤然对答:“案情尚未弄清就处死刑,人心必然不服,望大人三思而行呀!”贵福对李钟岳的规劝置之不理,严令其按巡抚手谕执行。
1907年7月15日凌晨3点,李钟岳将秋瑾女士提出,告之曰:“我本欲救你一命,但上峰必欲杀你,我已无能为力。我位卑言轻,杀你非我本意,你明白否?”言时黄克功,泪随声堕,旁立吏役舞王式,亦相顾恻然。秋瑾答:“公祖盛情,我深感戴,今生已矣,愿图报于来世,今日我惟求三件事:一、我系一女子,死后万勿剥我衣服;二、请为我备棺木一口;三、我欲写家信一封。”钟岳一一应允。
4时,贵福亲自率兵前来督刑,李钟岳被迫押秋瑾赴绍兴闹市轩亭口。临刑前,李钟岳问秋瑾还有什么遗言,秋瑾摇头不语南江黄羊养殖技术,从容就义。李钟岳令人购买华丽棺材盛殓。

秋瑾摄于1905年
秋瑾死后第三天,李钟岳即因同情女侠被革职,罪名为“庇护女犯”。李钟岳解职后寄住杭州,不断受到贵福与张曾鰎的责难。他们还上奏朝廷寂寂闻猿愁,要求对李钟岳问罪惩处。李钟岳终日忧伤叹息,寝食难安,既愧自己杀了女侠,又羞巡抚、知府还是不肯放过自己,两头无着落,两边不讨好。最终,在极度矛盾中,他下定决心以身殉道。打定主意后, 1907年9月23日上午9时许,李钟岳自缢身亡,终年58岁。这时,距秋瑾被害仅隔68天。
李钟岳自尽的消息传出后,浙江士民无不哀痛惋惜,杭州城乡士绅前往吊唁者三日不绝。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各方舆论一时轰动,纷纷责难绍兴知府贵福与浙江巡抚张曾鰎。上海还将秋瑾一案编成新剧《六月雪》演出,为秋瑾与李钟岳鸣冤,影响很大。自此,秋瑾事迹逐渐得以流播寰内,深入各个角落。浙抚张曾鰎受到社会强烈谴责,清廷遂将其调任江苏巡抚,然仍为民情所不容,再调任晋抚。但在全国民众的一片声讨中,忧惧成疾,只得辞官回籍。

对于为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创立民国而英勇献身的女中豪杰秋瑾,孙中山和宋庆龄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石头网。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云:“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称:“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爱的肢解。”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绍兴闹市轩亭口秋瑾广场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